时间:2023-02-10
来源:网络
访问量:
枫洞村,地处新兴县城西北处,毗邻碧桂园雅居乐大名府。自古以来,这里便是人文荟萃之地。这里是古新州八景之一的“枫洞晚霞”所在地,拥有着县内现存规模最大的清代官邸建筑群——枫洞顾家大屋。不仅如此,在近现代,这里还走出了中国工人运动先驱、杰出的工会活动家、被誉为“工人将军”的梁广。
枫洞村口碑石
近日,梁广将军的三儿子梁键华携眷回到阔别多年的枫洞村,走访父亲梁广生前的故居遗址。市、县离退休干部梁锦波、梁世枢、梁锦钊以及新城镇党委政府、新兴县梁氏族谱办、枫洞村委相关负责人,枫洞村梁氏乡贤代表等接待了梁键华一行,并陪同调研梁广将军故居遗址。
调研梁广将军故居遗址
梁广将军故居遗址,位于枫洞村福塘坊的西北角,笔者在数年前也曾经去走访过。据《新兴红色印记》记载,梁广故居占地面积80平方米,是青砖夹泥砖瓦木结构平房,因年久失修,现已坍塌,只剩少许墙角。
梁广将军故居遗址
1909年,梁广将军就出生在这里。
梁广原名梁霖广,又名梁洪林,曾用名(或化名)林光华、小林、陈国华、陈光华。他出生于枫洞村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因家境清贫,11岁就去广州谋生,后在香港九龙啤利造船厂水工车间当学徒。1925年6月,他参加省港大罢工,在香港船艺工会任宣传干事。
青年时期的梁广
1927年4月,他在香港加入中国共产党。广州起义失败后,他负责疏散安置因失败而撤退的人员,其间成功协助转移叶剑英至上海。1931年3月先后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苏区执行局主任、组织部部长,组织苏区各行业工人成立工会,组织民兵,扩大红军,支援前线。次年秋冬,他克服苏区生活和交通等重重困难,成立了一支拥有12600多人的中国工农红军工人师,并担任政治委员,率部开赴前线,参加工农红军的第四次反“围剿”战斗。1935年冬,他往莫斯科列宁学院学习,任中国部党支部书记、赤色职工国际中国代表。
梁广晚年重返中央苏区参观时,在毛主席旧居前留影
1938年4月起,他先后任广东省委常委兼职工部长、东南特委书记,负责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革命工作,并由他代表省委联系、指导中区、南路地区及海南岛党组织工作。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梁广等10多名中共广东党组织和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领导人,根据中共中央南方局周恩来的指示,在3个月内,把滞留在香港、九龙的几百名著名民主人士、文化界知名人士和一批国际友人,护送至抗战的大后方。
抗日战争时期,梁广摄于香港
梁广同志不仅是个卓越的工运领袖,也是中共南方组织和南方武装斗争的领导者之一。1945年初,梁广率领北江支队及西北江支队挺进粤北,开创新的革命根据地,随后前往广宁协助珠江纵队打破斗争受国民党阻挠的局面,取得了军事上的主动,开辟和巩固了广宁、四会、清远、怀集边区抗日根据地。
1947年,先后任中共香港分局委员、中共粤桂边区委书记兼粤桂边军委主席。此后他率部在湛江、化州、吴川等地多次对敌人发动袭击,取得节节胜利,群众称其率领的部队是“天兵天将”,使人民武装力量迅速扩大至徐闻、海康、遂溪、合浦、钦县等地。
时任中共粤桂边区委书记的梁广
1949年8月,粤桂边纵队成立,梁广任司令员兼政委。在粤桂边纵队的军事打击和宣传鼓动下,先后争取了国民党军一批将领的投诚和起义。边区纵队在与国民党两个师兵力开展70华里长战线的阵地战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同年10月,粤桂边纵队紧密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陈赓部作战,在廉江、合浦与敌军展开鏖战,一举歼灭了敌人的主力,活俘了敌兵团司令。还组织群众开展劳军支前、护理伤病员等活动,保障了战斗的顺利进行。12月10日,陈赓、郭天民、胡荣贵等3名将领发来贺信,高度评价粤桂边区纵队和当地人民的功迹,赞誉梁广在战斗中所立的功勋。他受到中共华南分局的表彰。
粤桂边纵队和南下大军在化州会师,前排左为第4兵团第13军政委刘有光,前排右为粤桂边纵队司令员梁广
梁广在粤桂边纵队召开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上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