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0
来源:网络
访问量:
1949年10月19日,广州市解放,梁广分别被任命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委员、广州市人民政府第一任副市长,与其他领导一起,做好接管和经济恢复工作。此外,他还先后兼任广州市郊区土地改革委员会主任、市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市劳动局局长、中国红十字会广州分会会长、广东省禁烟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为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广东省会建设作出了贡献。
1949年12月底,梁广从南路返至广州,到广州市人民政府报到,与叶剑英市长、李章达副市长、朱光副市长在市人民政府办公楼前合影。左起:朱光、李章达、叶剑英、梁广
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梁广为广州市副市长的任命通知书
此后,他历任中共广州市委副书记,广东省总工会第三、四、五、六届委员会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六届执行委员会常委,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局副局长、党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广东省政协第二、四届委员会副主席。他是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五、六届代表大会代表。1979—1990年任广东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51年9月广东省第二届人大会议,梁广与时任广东省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的方方谈话
梁广在广东省总工会第六次代表大会上投票
梁广为了革命而奋斗终生。自他11岁离开家乡后至解放战争时期共30多年时间,没回过家乡。新中国成立后,他虽身任要职,公务甚多,但却抽空多次回新兴,关心新兴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关心县氮肥厂的建设和新兴县工会业务的开展,给家乡人民留下了崇高的形象和美好的回忆。
值得关注的是,1987年8月10日,这位78岁高龄的工运领袖,还莅临新兴,为新兴县总工会编写《新兴县总工会志》题词,勉励各级工会组织“总结工会历史经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在新兴留下了最后的笔迹。
1987年8月10日,梁广为《新兴县总工会志》题词
1990年6月,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久经锻炼和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杰出的工运领袖梁广,因病不幸在广州逝世,终年81岁。
革命文物是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梁广与叶季壮、甘卓棠、苏其礼并称为“新兴四大红色名人”,因此他的故居可以说是新兴县内不可多得的红色资源。数年前,笔者就曾应新兴县龙狮武术协会梁桂宜副会长以及枫洞村梁氏族人之邀,走访过梁广将军故居遗址。
当时所看到的实景跟地方志描述的一样。这是一块仿佛被遗忘的土地:遗址除了仅剩的一处破旧墙角以外,就是遍地的杂草了。墙角上长出的牵牛花蔓藤沿着墙面甚至延伸到地面,墙角旁边还长出了一棵不知名的杂树,遗址内与屋子四周巷道空地的杂草连成一片,茂盛得比成人的人头还要高。
梁广将军故居遗址
枫洞村人文资源丰富。昔日的枫洞村前长满枫树,每逢深秋时节,晚霞与灿烂如火的枫叶相映成趣,构成了古新州八景之一的“枫洞晚霞”美景。如今,“枫洞晚霞”中的枫树已经消失,晚霞依旧。当年种植枫树的地方,也变成了一条街道。后来,有人于枫洞村北侧的锦水河畔建寺,取名晚霞寺。2009年,当地人筹资将晚霞寺迁往南面今址。如今,仍不时有摄影爱好者相约到枫洞村拍摄晚霞,以续心中无法舍却的“枫洞晚霞”。
据《新兴县革命史迹》记载,梁广故居坐落于村子的西北角,屋前正对着“枫洞晚霞”美景,每当夕阳西斜,缕缕金色余辉直照房子,使整幢房子金碧辉煌。笔者过去也曾听枫洞村的一位老人说过,改革开放后梁广将军回枫洞村省亲时,就萌生过恢复“枫洞晚霞”这一昔日美景的想法。但由于时过境迁,枫洞的村容村貌早已大变样,受环境条件所限,恢复“枫洞晚霞”景观只能成为美好的憧憬。
故居遗址一角仅剩下来的墙角
在革命战争年代,枫洞村除了走出了梁广将军这一杰出人物,枫洞村本身在革命时期也发挥了一定的历史作用。1939年3月,中共新兴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后,积极领导青年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期间,县工委以“广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新兴独立支队”的名义在枫洞村举办训练班,宣讲当前形势、中国革命性质、党的建设和工作方法、群众运动、游击战争等。该训练班共办了8期,每期10多人,为新兴人民培训了一批抗日的骨干力量。
枫洞顾家大屋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