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广东省新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页数:117 出版社:广东省新兴县印刷厂 出版日期:1995.03 目录:第17页 赤心桑梓的领头雁--梁仲伟先生事略&冯晋衍 颜德忠
  • 广东新兴县是中国禅宗六祖惠能的出生地、圆寂地和佛教典籍《法宝坛经》的成书地,被誉为“中国禅都”是省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为打造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据云浮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五大产业。一是禅文化生...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敦煌本记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
  • 一、《坛经》的书名及版本《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大梵寺施法坛经》,后来整理者嫌书名太长,便取书名为《坛经》。《坛经》原本亦称《六祖法宝记》,早已失传。随着南...
  • (一)龙山国恩寺国恩寺又名龙山寺,位于县城南15公里六祖镇龙山脚下,始建于唐弘道元年(683年),名报恩寺。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赐名“国恩寺”,是六祖惠能的故居和圆寂之所。国恩寺依山而筑,规模庞大...
【返回上页】 访问量:

韶关粤北广东省委旧址:4年三易其址,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梁维平

简介:

五里亭粤北广东省委旧址,原是韶州师范的一处农场。当年,这里由于位置偏僻、利于隐蔽,成为广东省委的一处重要办公点。如今,在旧址上,依原样重建了两座砖木结构的平房院落,并恢复了当年的农场环境,包括池塘、溪流、农田、树木、道路等,成为那段历史的无声“讲述者”。

在韶关,从南雄瑶坑,到始兴红围,再到市区五里亭,抗战时期,在日军的狂轰乱炸下,广东省委在韶关4年三易其址,但共产党人始终不改初心,坚持在粤北开展对敌斗争,在广东党的建设、人民抗日武装的发展,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方面开展了长期而又卓有成效的工作。

现今,瑶坑、红围、五里亭省委旧址被称为广东省委的“祖屋”、“祖址”,成为红色基因的重要传承。“省委驻粤北近4年,在发展和巩固党组织、发动组织广大民众投身抗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韶关市史志办原副主任梁观福说。

●南方日报记者 祁雷 毕式明

党员发展到1.7万余人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抗战打响。在广东,蓄谋已久的日军企图从大亚湾登陆,直扑广州。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前夕,中共广东省委召开紧急会议,决定保存干部,撤离广州。

“广州沦陷后,省府迁往粤北,韶关成为广东省会和抗战中心,为了适应抗战形势发展需要,中共广东省委机关也从广州迁到了韶关。”梁观福说,1939年冬,因情势不断恶化,省委机关又从韶关迁到南雄县瑶坑村(今南雄市黎口镇瑶坑村)。

据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史料记载,在省委机关迁到瑶坑前,省委已先期派遣了秘密交通员先期潜伏到村子里,为省委机关的迁入打好基础。

人称“梁大姐”的梁维平是当时省委的一名秘密交通员。1939年秋,梁维平以逃难者的身份来到瑶坑村居住,她有裁剪衣服的技能,又乐于助人,很快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信任。1939年12月,省委机关到瑶坑后,省委工作人员来瑶坑都以梁大姐的亲戚身份作为掩护。

1940年7月,省委从瑶坑迁到始兴县“红围”。1940年12月,根据中央决定,撤销广东省委,成立粤北省委、粤南省委,其中粤北省委机关仍驻“红围”。1941年1月,粤北省委从“红围”迁到韶关市五里亭,直到1942年5月。

梁观福介绍,省委驻粤期间,广东党组织在斗争中得到了较快、较大发展,分别成立了一批特委、8个中心县委、44个县工委,在全省77个县建立了党组织。到1939年底,省委属下党员发展到1.7万余人。至此,“广东党已发展成为全省的党组织,深入到农村,比广州失守以前增加了一半”。

努力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广州在广东军人手上失掉,要在广东军人手上收回!”广州沦陷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下,国民党广东当局出现了“坚持、团结、抗战、进步的新气象”。粤北省委抓住机遇,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努力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如据史料记载,当时,国民党余汉谋部十二集团军进驻韶关后,决定整训部队。为此,余汉谋向八路军驻粤办事处提出,请给他输送一些“有能力”的人才,以“帮助他整顿部队、训练干部”。广东省委决定“大量帮助之”。

梁观福说,省委通过青年部和八路军驻韶办事处党组织,动员安排200多名中共党员并发动600多名进步青年加入十二集团军政工队培训班,“他们培养的人才毕业后分配到各师、团组织政工队,从而改变了十二集团军的志气。在两次粤北会战中,十二集团军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小一块铁,铸成刀枪杀敌人……我们是抗日救亡的后备军。”这是时任广东省主席的李汉魂将军及其夫人吴菊芳创办广东儿童教养院院歌。在广东省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记者见到了反映当年儿童教养院的相关史料和历史照片。

据馆内史料记载,1938年10月,日军入侵广东后,沦陷区大量儿童亲人失散、面临饥饿死亡的威胁。次年春,吴菊芳在粤北创办了广东儿童教养院并亲自出任院长,并在连县、仁化、南雄等地设立了分院。

中共广东省委也直接派出了一批党员和进步青年参加拯救、养育难童的工作。如广东儿童教养院抢救队队长杨行就是一名中共党员,她常冒着生命危险在日军炮火下救下难童。成立期间,广东儿童教养院先后拯救养育了3万名抗日将士遗孤和沦陷区流离失所的难童。

“省委在抗战期间,还对陈汝棠、莫雄等国民党其他军政要员进行了统战工作,省委通过灵活的统战策略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创造出‘广东统一战线精诚团结的例子’。”梁观福介绍。

在日军飞机轰炸下坚持办报

 韶关市浈江区和平路罗沙巷八号二楼,这是广东省委机关刊物《新华南》杂志旧址。1939年4月,中共广东省委以“团结抗战、打败日寇、肃清汉奸、建设新中国、新华南”为办刊宗旨创办了《新华南》。

“当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如何使广大军民从广州沦陷的悲观氛围中振作起来,加强抗战信心坚持抗战到底。国民党是掌握了宣传工具的,如《中山日报》《大光报》《阵中日报》等都相继办了起来,而我们却缺乏宣传阵地,舆论工具。”广东省委原常委、秘书长杨应彬曾撰文回忆。

广东省委很早就意识到了上述问题。省委迁到韶关后,根据粤北抗战文化发展情况,成立粤北地区党的文化领导小组,后又成立省委文化工作委员会。党组织积极领导文化界人士,占领和开辟文化阵地,开展抗战文化活动。在此背景下,《新华南》诞生了。

《新华南》开设了诸多专栏,包括《社论》《特辑》《抗战讲座》等,这些专栏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实况,尤其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战的真实写照。其主旨是团结抗战,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

史料记载,在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新华南》坚持出版两年多,行销广东、广西、湖南、江西、福建等省,担当起在上述地区宣传共产党主张的历史重担,成为华南人民团结抗战的喉舌和强大阵地。

据当年参加《新华南》编辑和撰稿的李筱峰等人回忆:“现在五六十岁的华南地区的革命干部,没有一个不是接受过《新华南》的影响,没有一个不是和《新华南》的斗争息息相关的”。

中国“红三角”韶关:

保护利用红色资源 打造红色文化传承高地

韶关位于岭南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历来是岭南重镇、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韶关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活动的重要地区,与江西赣州、湖南郴州并称为中国的“红三角”,具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

史料记载,1923年至1934年,毛泽东曾八进韶关,撒播革命种子。1927年底至1928年初,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军余部在韶关进行活动,成为湘南暴动的策源地。1929年和1930年,毛泽东、朱德曾两次率红四军游击南雄。1929年和1932年,彭德怀分别率红五军、红三军团转战仁化、南雄。等等。

红军长征期间,1934年10月25日至11月14日,短短21天时间里,长征部队经过韶关的南雄、仁化、乐昌3县近20个乡镇,在这里留下了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而在中央红军北上长征后,1935年3月,项英、陈毅率部突围来到粤赣边境的北山、梅岭、油山地区,坚持打了3年游击战争……

灿烂的红色历史,为韶关留下了诸多红色遗存。今年,韶关市文化部门对该市1919—1949年红色革命遗址普查发现,韶关全境现有红色革命遗址287处。在保护利用这些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文化传承高地方面,韶关做了大量工作,尤其是中共粤北省委机关旧址、北伐战争纪念馆、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等纪念设施的相继修复和建设利用,对于继承革命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红色文化已然成为韶关的内在基因,并为当地发展提供不竭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