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广东省新兴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 页数:117 出版社:广东省新兴县印刷厂 出版日期:1995.03 目录:第17页 赤心桑梓的领头雁--梁仲伟先生事略&冯晋衍 颜德忠
  • 广东新兴县是中国禅宗六祖惠能的出生地、圆寂地和佛教典籍《法宝坛经》的成书地,被誉为“中国禅都”是省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为打造广东禅文化创意产业园,据云浮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五大产业。一是禅文化生...
  •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敦煌本记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惹尘埃。”)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
  • 一、《坛经》的书名及版本《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大梵寺施法坛经》,后来整理者嫌书名太长,便取书名为《坛经》。《坛经》原本亦称《六祖法宝记》,早已失传。随着南...
  • (一)龙山国恩寺国恩寺又名龙山寺,位于县城南15公里六祖镇龙山脚下,始建于唐弘道元年(683年),名报恩寺。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赐名“国恩寺”,是六祖惠能的故居和圆寂之所。国恩寺依山而筑,规模庞大...
【返回上页】 访问量:

《六祖法宝坛经》

简介:

一、《坛经》的书名及版本

《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大梵寺施法坛经》,后来整理者嫌书名太长,便取书名为《坛经》。

《坛经》原本亦称《六祖法宝记》,早已失传。随着南禅宗在全国范围内正宗地位的确立,弟子们在进一步整理时确立了《坛经》这个名称,以纪念惠能于唐仪凤元年(676年)二月初八在法性寺菩提树下的法坛开始传佛心印这一盛事。

《坛经》几经传抄、校改,相继出现不同的版本,主要有四种:①敦煌本;②宋本,又称惠昕本;③曹溪本,又称契嵩本;④宗宝本。其余的不过是这四种版本的不同翻刻本或传抄本。

敦煌本,是本世纪初在敦煌发现的,是经过惠能弟子神会一派加工后的一种版本,被印顺称为“坛经传宗本”。该版本成于中唐时期,约一万二千字。

惠昕本,又称宋本,是日本学者在日本京都的兴盛寺发现的,此本经名为《六祖坛经》,改编者是惠昕。该版本成于宋朝,约一万四千字。

契嵩本,又称曹溪原本,经名为《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该版本成于北宋时期,二万一千字。

宗宝本,又称流布本,是明朝流传最广的版本,为元朝僧人宗宝的改编本,约二万四千字。

二、《坛经》主要内容

《坛经》全面系统记载了六祖惠能独具创造性的佛教学说,构筑了中国禅宗基本理论体系。新兴县国恩寺印刷的是《曹溪》本,内容共有十品,依次是:行由品,般若品,疑问品,定慧品,坐禅品,忏悔品,机缘品,顿渐品,护法品,付嘱品。

《坛经》既是佛经,具有佛教普通性的理论,如缘起、因果等,又是一本哲学著作,如唯心论、辩证法等,体现惠能将佛教思想进一步深化,使之中国化、大众化。其主要内容有心性论、顿悟论、无修论、对法论、行善论几方面。

心性论:六祖惠能在佛教中国化的道路上进一步发展了心性之学,将佛性和人心融合一体,注重当下众生之人格。他认为:“心”、“性”的特征是清净、明澈、空寂、自化。性决定心而不离心,性可回归人心、人性,又可化生万物。“心”、“性”是包含万事万物的“佛性之体”。佛性即人性、觉性。众生即佛,众生心中本具智慧。六祖惠能将“性”比作王,“心”比作是地,人身比作城,眼耳鼻舌比作城门,由此形象地说明“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之间的关系。

顿悟论:“顿教法门”是惠能禅宗思想最具创造性的部分,也是南宗与北宗的主要区别之一。“顿悟”是针对当时北派神秀的“渐悟”提出来的,有“南顿北渐”之说。所谓悟,就是任运自心,般若智慧的自然显现。“顿悟”就是直指人心,“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若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即人通过大智慧启示,在刹那间,邪念、坏思想即刻在脑间消失,即刻悟得做人的道理。六祖惠能倡导的顿悟,是众人都可实现的顿悟,无上下等级、善恶之人之分。一旦顿悟,识得心性,众生皆可成佛。正基于此,六祖惠能将西来佛教进一步中国化和大众化。

无修论:六祖惠能主张简易修行,反对烦琐仪式、长久坐禅。他以自性自悟来统摄各种修行活动,明确提出“行住坐卧皆是禅”,“一念修行,自身等佛”。他提倡以“无念说”为主要修悟方法,即在同一瞬间,修时亦悟,悟时亦修,悟修并驱,顿修顿悟,顿悟顿修。通过简易途径实现成佛愿望,直至证到无证,修到无修,达禅道最高境界。

六祖惠能对传统佛教的修持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使禅宗的修行不拘于任何形式,对禅宗的广泛传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如麻天祥在《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所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论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句口头惮。禅宗思想完全靠自己理论思维的魅力,而不是假助官方的支持,全面地征服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