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塘村村貌(摄于2019年,高村村委提供)
清水塘村,位于稔村镇南部,距镇政府7千米。相邻自然村有圩地村、高村,云盏行政村军屯村,开平市蟠龙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梁姓人迁入而形成。村庄四周山青水秀,围绕村庄像口大塘,故名清水塘村。一条河流经过村前流入大沙河水库。
清代,属新兴县照会都。民国时期,属新兴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新兴县第二区;1958年属稔村公社高村大队;1983年属稔村区高村乡;1987年属稔村镇高村行政村;1989年属稔村镇高村管理区;1999年属稔村镇高村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梁、黎、陈、邓、严、伍、邹七 姓,严姓人口居多,其次是梁姓。梁姓于清光绪二年从开平齐洞迁入该村。黎姓于清光绪四年(1878 年)从新兴城关井料村迁入该村。陈姓于1917年从稔村坝村迁入该村。邓姓于1920年从共成迁入该村。严姓于1922年从开平蟠龙村迁入该村。伍姓、邹姓均于1924年从鹤山迁入务工,落户定居该村。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新兴话)。
2015年末,户籍人口400人,其中男性234人,女性166人;80岁以上12人,最年长者88岁(男);实际在村人口294人;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292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务工106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14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3人,主要分布在美国。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木薯、花生、甘蔗、蔬菜等,兼养鸡、猪等。改革开放后,除继续经营传统农业之外,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近年建筑业兴起,村中80%的家庭都有人从事建筑行业。村民经济来源为农业、务工、建筑业等。
传统农产品有大米、花生、甘蔗。传统食品有煎堆、油角、粽子、濑粉等。
县道X534线从村前经过。该村1979年通电;1987年通电话;2008年通自来水;2009年建文化室;2011年通互联网;2013年建垃圾池;2014年安装路灯,建篮球场;2015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村中礼堂1978年建成。该村适龄儿童到位于高村的高村小学就读。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明至清初,是用木条、杉皮、茅草盖的草房。到清中期,是用泥砖、杉木、绿瓦盖的瓦房,民居坐东向西,后来发展为青砖、杉木、绿瓦盖的房屋,传统民居尚存16座,大部分已空置。改革开放后,村民们盖起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
村民有“开灯”习俗,每年正月初十,凡村中在上年新婚夫妇及新添男丁的,先在家中祭拜先祖、再带着花灯到土地庙拜土地公,最后把花灯带回家挂在祖宗神位前,便是开灯,从此成为族中一员。正月十五,又把花灯送到土地公庙,挂在榕树上,当晚燃放烟花,舞狮助兴,活动结束后,便是 “散灯”。2015年以来,村中年轻人自发组织成立敬老基金会。每年正月初三,举办敬老活动,召集60岁以上老人开茶话会,派发慰问金,集中聚餐, 祝福他们健康长寿。
陈桂海(1949 — 1969),解放军通讯员,于珠海边防牺牲,被新兴县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资料填报:赵树华;初稿撰写:赵树华;总纂:赵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