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史文化

陇塘行政村 大村片村
来源:网络 访问量:

大村片村村貌(严明锋摄于2019年)

大村片村,位于新城镇西南部,距镇政府约2千 米。村庄有五个村坊(大桥坊、门隆梓、余庆里、 古巷、安雅里)。南邻计岗村、东有外岗村,西为 村仔片村。张姓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迁入居 住形成村庄,彭姓于元大德四年(1300年)迁入。 由于大村是陇塘行政村的中心发源地,也是陇塘行 政村最大的村落,故取名大村片村。附近有海拔400 米的大江山、大岭山。


元代,属新州南路;明清时期,属新兴县宁化 都;民国时期,属新兴县第一区西云乡;1958年属 红旗公社陇塘大队;1961年属环城公社陇塘大队; 1983年属环城区陇塘乡;1987年属环城镇陇塘行政 村;1989年属环城镇陇塘管理区;1999年至今属新 城镇陇塘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彭姓、黄姓。原有的张姓于元至元 元年迁到该地开村,后来迁到塘背村,迁出时间不详。彭姓于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从江西迁到韶 关南雄珠玑巷,再迁至顺德龙江,于元大德四年从 顺德龙江迁至该村。黄姓于1953年从新兴县合河公 社横岗村迁到该村。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 通用粤方言新兴话。


2015年末,户籍人口1048人,其中男性520人, 女性528人;80岁以上30人,最年长者93岁(女); 实际在村人口898人;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893 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务工15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 50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420人。祖籍该村的华 人华侨20人,主要分布在新加坡、美国、加拿大。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蔬菜、 番薯、芋头、木薯等。养殖业为辅,养殖鸡、鸭、 猪、牛、鱼等。改革开放后,除继续经营传统农业 外,村民大多数到工厂、企业务工,也有村民开工 厂、开店铺。村民经济来源为务工、农业、集体经济分红、开工厂、开店铺等。


传统农产品有大米、甘蔗、花生、木薯、番 薯、蔬菜等。传统食品有煎堆、油角、粽子、炒米 饼、芋头糕。


该村1978年通电,1986年通电话,2000年实现 村道水泥硬底化,2001年通自来水,2002年通互联 网。体育设施有篮球场、室内运动场。


陇塘学校(彭耀祥摄于2019年)

陇塘小学建于1925年,1994年重修。学生来自 陇塘行政村各自然村的适龄儿童,还有一部分学生 是外地人员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家长从外地到县城 打工,且暂住陇塘村。1981年,香港同胞彭鸿樟、 彭绍昌、彭树材等捐资重建陇塘小学校舍“北祚 楼”,建筑面积360平方米,为新兴县第一幢由香港 同胞捐资兴建的教学楼。2015年,设3个年级,共6 个班,在校学生265人,教师11人。陇塘幼儿园在园 幼儿100人,教职工7人。陇塘小学有排球场,是新 兴县较早的排球场之一。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是砖瓦木结构的房屋。青 砖墙体,两房一厅,两廊一天井的布局。传统民居 尚存15座,部分改为出租屋或用作堆放杂物。改革 开放后,村民盖起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


彭氏宗祠(彭耀清摄于2019年)


村有彭氏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 年),重修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占地面积 1000平方米。


在大村片传统婚嫁习俗中,中原古制“六礼” 已很少见到,但是看家门、送报日、送聘礼、订嫁妆礼节仍然存在。结婚时男、女两家都要设宴请 客,女家设宴用的肉、米、酒、菜大部分是男家提 供的。迎亲时男方要用车队到女方家迎接新娘和亲 友,大部分人还请人照相、录像结婚仪式的全过 程。宴前新郎、新娘分别穿上西装、婚纱在门前迎 客,席间新郎、新娘与家里的亲人向亲朋好友敬 酒。传统丧葬风俗沿用中原的传统,报丧、入殓、 成服、送葬、做佛事等流程还延续。随着丧葬习俗 简化,大部分村民将每七天一祭直到百日祭,简化 为在出殡日一次性祭拜。


传统节令习俗有春节前的祭灶,岁末守灶,张贴春联;正月初一开门迎福;元宵节上灯;清明节 扫墓;端午节包粽子,祭屈原;中秋节团圆贺月; 重阳节登高。


开灯节,凡是村中上年有新婚夫妇,生育男 丁及建新居的村民,都要挂灯。其中新婚夫妇挂新人灯,生育男孩的家庭挂白花灯,建新居的挂新屋灯。主人还要宴请亲朋好友。


村民每年5月1日进行联宗扫墓,村内彭姓族人 和部分村外彭姓族人参加。


大村片村一角(严明锋摄于2019年)

彭述显、彭爵然为成均进士。彭元显为清乾 隆年间贡生,特授遂溪县学正堂。彭登贤、彭朝钦、彭士杨候选巡政厅。彭玉麒均得到恩赐登仁郎 功名。彭兆元为武举人。彭集厚为候选巡检司。彭伙养(1910—1996),精通各种拳术,1985年参加 天津全国武术观摩大赛,夺得长器类第一名和拳类 第二名,曾任新兴县和云浮市武术协会理事长。彭 鸿樟(1922—2006)是香港同胞,为县人民医院捐赠救护车、医疗电梯;为新兴一中捐赠电脑教学设 备,捐建彭鸿樟图书馆大楼;捐资建设新兴县华侨 中学彭鸿樟楼,捐建陇塘小学北祚楼教学大楼等。彭国兴(1931—1951),解放军战士,1951年7月牺 牲。彭国强(?—1951),志愿军战士,1951年在 抗美缓朝中牺牲。彭志刚(1938—1956),战士, 1956年9月在惠阳牺牲。彭志南(1938—2015)20 世纪80年代任湖南省水电勘测设计院规划室主任。 彭八燕(1958—),1992年获“三级武士”称号。 彭自坚(1967—),广东省第十届至第十三届人大 代表。


1952年,新兴县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在大村片村建立。



电话:0766-2884505 邮箱:hdtsgz@163.com
地址: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广场新兴县图书馆(百合花城1期东侧约100米)
版权所有 新兴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