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里洞镇里江村党总支部开展“追寻红色记忆强党性,学习水库精神建新功”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总支部党员以及回乡人才前往大江镇合河水库精神展示馆参观学习,深入了解合河水库建设的历史背景及取得的非凡成就,切身感受“团结、奉献、开拓、担当”的合河水库精神,进一步坚定初心使命,奋力谱写里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里江村党总支部树牢“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大择优选才、多元育才、科学用才力度,聚力破译乡村振兴“人才密码”,精心描绘农村高质量发展、群众共同富裕新画卷。
突出择优引才,破译“回乡密码”
“怎么才能让村里的人才回乡发展?还得要有‘百分百’的诚意与‘实打实’的举措。”里江村党总支书记耐心地与村“两委”干部沟通。
一直以来,里江村党总支部将乡土人才“引回来”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举措,推行“入户摸排+定人联系+动态更新”模式,增强人才工作质效。立足本村实际情况,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分组到辖区11条自然村进行人才摸排登记,根据特色农业、民宿发展、餐饮经营、基层治理等4种类型分类搭建“里江村人才信息库”,全覆盖、多维度地挖掘出本村的“土专家”“田秀才”“能工巧匠”。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创新“1+1+N”人才联系制度,由1名村“两委”干部联系1条自然村的N名人才,通过微信沟通、电话交流、面谈分析等方式为外出的本村人才普及创业创新以及惠民政策、算好“政治账”和“经济账”,邀请、引导其回乡发展,投身家乡建设。此外,结合合作社需求,发挥镇人才驿站平台作用,通过报送需求、人才交流会等方式,探索引进市内农技专家、高校农技教授等专业人才指导、革新番石榴、红薯等育苗以及种植相关技术,提高特色农副产品产量和质量,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当前,里江村人才信息库已入库乡土人才6名,成功引回种植大户、管理能手、大学生等人才3名,为振兴家乡贡献智慧力量。
突出多元育才,破译“成长密码”
里江村党总支部坚持多渠道培育人才,创新开设集中课堂、产业课堂、一线课堂,搭建人才成长平台,让人才成为德才兼备的乡村振兴“排头兵”。开设集中课堂,用活培训班、交流会等活动载体,邀请镇班子成员、致富能手、农技专家等担任讲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党的理论、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方面理论培训,扎实增强乡土人才队伍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开设产业课堂,深化与果芝林种植专业合作社交流合作,将红心番石榴基地作为人才产业实训基地,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产业实训,进行实地讲解、经验交流、技术分享等活动,让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具体化;开设一线课堂,紧扣镇村发展需求和人才培育需要,每个季度组织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外出学习活动,让乡土人才在田间地头、园区企业、红色基地等一线进行现场学习,在实践中加深对里江村村情民意的了解,找准自身发展路径,将个人发展融入到家乡发展,增强服务家乡意识,锻炼担当实干能力。
突出科学用才,破译“发展密码”
“如何让人才各归其所、各尽其用,发挥出人才的作用,以人才振兴促进乡村发展?”这一直是里江村党总支部着力探索破解的课题。
对此,里江村党总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多角度探索科学用才方向,想方设法支持、引导乡土人才创新创业,逐步形成乡土人才共建家乡、共谋发展的新格局。一方面,把握利好政策和对口帮扶机遇,加大人才回乡发展产业的引导与扶持,协助回乡人才处理解决好用工、用地、用水等难题,实现人才创业发展、乡村产业发展“双赢”局面,如整合资金入股果芝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350亩种植示范基地,将番石榴种植打造成里江村特色产业,为周边群众提供季节性岗位30余个,带动乡村发展和村民增收;另一方面,严格落实镇人才驿站“双培双带”机制,将人才回乡与发展党员、选拔干部等相结合,注重从发展产业、乡村建设、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有突出成绩的人才中发展农村党员和村级后备力量,并择优推荐参选村(社区)“两委”班子,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加广阔的乡村舞台。当前,已有2名回乡人才进入里江村“两委”干部队伍,助力完成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民生工程等工作,推动里江村乡村振兴工作落地走实、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