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动态

大江镇:“四个一”举措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新格局
来源:新兴县官网 访问量:

近年来,大江镇党委围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促乡村振兴的工作部署,通过织密一个体系、做强一个品牌、用好一个积分、激活一片产业“四个一”举措,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织密“一个体系”,打造多网合一新样板。深化党支部“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与“多网合一”有机融合,打造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大江样板。构筑统揽有力的组织矩阵。依托5个村(社区)党(总)支部及12个下设党支部,以行政村、村小组为主界限划定三级网格,全镇共设置大网格1个、中网格5个、小网格49个。依托“镇党委—村(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组织体系,建立“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中网格长—小网格队伍”层级队伍管理体系,实现网格架构与党的基层组织体系高度融合,一网统揽网格党建、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基层治理重点工作。打造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高质量打造镇、村级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服务中心,在中心内创新推行网格详情“二维码公示”,全面优化数据可视化大屏配置和应用终端建设,完成收集、录入9大项党建引领信息和29项人、事、地、物、情等信息数据,推动近145项贴近群众日常需求的行政服务事项下延至网格内,实现网格事件快速精准流转处置,建成条块、终端、指挥、流程合一的数字化网格管理平台。补强多元共治的网格力量。按照“3+N”模式配强网格力量,在全镇配备网格长49名、专职网格员49名、兼职网格员158名。明晰网格员基础信息采集、政策法律宣传、基层组织建设等9大类37项职责。同时,以提高网格员“三率一度”工作业务为抓手,开展网格队伍大培训大练兵,打造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网格员队伍。

做强“一个品牌”,实现党群服务新突破。针对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多等镇情实际,擦亮民生服务品牌,助力“两留”人员关爱服务提档升级。健全“两留”人员档案。发挥驻点联系、“双报到”机制和党建引领“多网合一”联系群众优势,提前摸清镇内156名留守儿童、839名独居老人的基本情况。探索运用手机APP和微信小程序等信息系统,建立“两留”人员数据库,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建强党群服务阵地。进一步拓展延伸“党群服务”内涵,在大塘村、合河村党群服务中心增设关爱“两留”人员爱心驿站,建成合河村居家养老服务站,为“两留”人员提供红色教育、居家养老、政策宣传等六大阵地功能。建立关爱服务队伍。创新设立党员流动服务岗,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80多名在职党员到村(社区)报到,带动建立由近400名党员群众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开展村级理发师队伍义剪义诊、“爱心家长”送学上门等志愿服务。在全市率先实行用“农村客运”接送在外镇读书的中学生往返学校,解决镇内百余名学生外出上学难问题,深受群众好评。

用好“一个积分”,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党风带民风,用积分管理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以党员积分管理构建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出台《大江镇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积分项目涵盖党员政治学习、组织生活、典型培树等13个模块20大项,将全镇80余名在职党员和356名农村党员纳入管理。以月汇总、季通报、年评定的量化考核方式,强化“两个作用”助力基层治理,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和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率。以党群积分兑换加快党建示范点建设。在全镇5个党群服务中心内建成党群积分超市,通过“实物+服务”开展积分兑换。积极借鉴“党员积分制”经验,推行党群积分易民风,促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镇创建和农村党建示范镇村创建工作有形有效,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自建房整顿、疫情防控、防汛救灾、防溺水等重点工作落地落实,党群合力共建美丽大江。

激活“一片产业”,培育镇域经济新优势。立足镇域经济发展全局,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实现强镇兴村富民。做优大豆产业。以“聚焦林下经济,探索联农带村富镇新路子”的镇级“书记项目”为抓手,推动大江政府与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省分中心与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深耕做实大豆种植产业基地建立工作。同时做好“大江豆豉”“大江腐竹”等区域品牌的宣传推广工作,推动省农科院与翔顺集团以大江豆豉制品为原料开展营养健康调味品产业项目,项目规划投资5亿元,为大江“农字号”品牌走出新兴打下坚实基础。做大林下产业。通过开展“头雁擂台赛”,压实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责任,引领瞄准林下资源“增长值”,依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壮大油茶、青梅、蜂蜜等特色产业。今年内,全镇所有行政村预计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做活文旅产业。大江镇借力红色文化和生态优势,将大江革命史迹、水库精神和生态景观串珠成链,并以合河水库为中心,在合河水库党员教育基地的基础上,升级打造大江镇党员教育基地,拓展红色教育、人文历史、户外体验等特色旅游项目,勾画“红色教育+绿色观光”的研学旅游路线,以乡村旅游促进壮大大江豆豉、大江腐竹、大江蜂蜜等特色产业发展,让红色文旅为乡村好产品“带货”,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

电话:0766-2884505 邮箱:hdtsgz@163.com
地址: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广场新兴县图书馆(百合花城1期东侧约100米)
版权所有 新兴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