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祥利科技有限公司
祥利科技荣获2022年度云浮市科技进步奖
12月26日,在云浮市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创立十周年庆典大会上,市企联会对2022年度云浮市科技进步奖项目进行了表彰奖励,广东祥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广东祥利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电线电缆料自动化生产技术”项目荣获2022年度云浮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性能电线电缆料自动化生产技术应用项目通过引入先进的智能化设备和精密的控制系统,充分结合产品的生产工艺与物理化学性能,适应公司车间现场建筑结构与产品生产工艺特点,是一种构建效率高、精度高、配料准、废品率低、人为干预低的高效生产系统。项目的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还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和能源消耗,实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项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获得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相关论文3篇,发布团体标准2项。此次获奖是对祥利科技技术实力和创新发展的认可和肯定。未来,公司将继续秉承“感恩诚信、敬业创新、合作共赢”的核心理念,致力于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为推动电线电缆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祥利科技集团再获两项荣誉称号
高质量发展20242月22日下午,新兴县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动员全县上下在新的一年起而行之、争先进位,大干快上、跨越发展,奋力谱写新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全力打造“融湾先行示范县”、奋进“全国百强县”,争当云浮现代化建设排头兵,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云浮建市30周年献礼。县委书记陈哲江出席会议并讲话,县委副书记、县长赖鉴铭主持会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肖志坚,县政协主席伍树全出席会议。会上表彰了2023年度为新兴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祥利科技集团获得“2023年新兴县科技创新先进企业”“2023年新兴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标杆”两项荣誉称号。祥利科技集团技术副总经理肖红杰代表公司上台接受表彰,并作为高层次人才代表就新兴县高质量发展进行发言。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祥利科技集团将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继续秉承“感恩诚信、敬业创新、合作共赢”的核心理念,坚持“以材料科技改善人居环境”的企业使命,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大力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奋力建设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企业,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祥利科技集团:向“新”而行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当下,“新质生产力”已成为一个热词。作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新兴县锚定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聚焦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强劲新动能。广东祥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深耕科技领域近40年的本土企业,通过狠抓科技创新与产品结构调整优化,目前已成为一家业务多元化的新材料集团公司,业务涵盖改性塑料产品、精细化工产品、新能源产品和供应链管理服务等,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医疗、玩具、通信、电子及连接器等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搭建了完备的生产运营体系及国内外销售网络,产销量在国内电线电缆领域名列前茅,今年以来,集团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不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祥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有七家子公司,在云浮、苏州拥有改性塑料、特种材料、塑料助剂、精细化工四大生产基地,在广州、香港设有国际贸易、技术研发及转化两大产业链服务平台。该公司一直坚持以改性塑料为基础,不断深耕电线电缆用改性塑料市场,积极与青岛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广东工业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并建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青岛科技大学实习实践基地”,以科技人才队伍发展带动产品创新研发,整合全方位资源向新材料产业链发展,拓展精细化工产品业务,贯通融合产业链技术与人才,开拓产业链创新业务,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塑造核心竞争力,努力开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目前该公司拥有各项行业专利45项,年产值达15亿元,员工近600人,先后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环保改性电线电缆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浮市重点民营企业”“云浮市民营制造业十强企业”等荣誉。广东祥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将始终坚持“以材料科技改善人居环境”的企业使命,向“新”聚力,向“新”而行,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塑造核心竞争力,不断为新兴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广东祥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梁富巨表示,在科技研发方面,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产才融合汇能;在产品升级方面,拓展产品应用领域,研发新型改性塑料新材料;在产业链布局方面,建立公司内需循环体系,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当前,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作为深耕改性塑料行业多年的本土企业,祥利科技集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365”竞标争先体系和县委“135”发展战略、“138”具体部署,持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深化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用合作,大力推动节能技改和设备改造,强化全产业链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以争当“排头兵”“领头羊”的姿态善作善为、勇担重任,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杨俊怡、邓乃金一审:朱蔼珊二审:劳陈新三审:张诗宁(来源:新兴权威发布)
车间展示
园区介绍
上一页 主页 下一页